close

早上鬧鐘響後第一件事是做什麼?

當然是在黑暗中摸索到自己的手機,關掉鬧鐘,然後繼續睡(×)。


當然是在黑暗中摸索到自己的手機,關掉鬧鐘,強睜著朦朧的雙眼,刷完所有消息和朋友圈,然後繼續睡(√)。

為什麼不刷完所有消息就會覺得寢食難安,為什麼離開手機一小時都會讓人焦慮不已?大概是因為我們都會產生錯失恐懼。

錯失恐懼是人們因擔心錯失他人的新奇經歷等而產生的一種廣泛性焦慮。人們持續參加社交活動或查看社交媒體等是錯失恐懼的外在行為表現,強烈期待知曉他人所做之事是錯失恐懼的內在認知體驗。

也就是說,我們平時總是生怕錯過每一場朋友圈刷屏活動、明明知道99+的群聊消息沒有營養也要點開查看、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刷票圈等行為都是錯失恐懼的體現。

01為何不能安安靜靜做個佛系青年——錯失恐懼受什麼影響?

是我太愛這世間浮華

研究表明,人格特質和心理需要等都是錯失恐懼的重要預測因素。

有實驗發現,印尼大學生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和‌‌「宜人性‌‌」特質越突出,就越容易產生錯失恐懼;而‌‌「神經質‌‌」特性越明顯,就越不容易產生錯失恐懼。

儘管實驗結果可能一定程度上被文化背景影響,但整體上仍可以認為好社交、外向、熱情的人更容易產生錯失恐懼。

每個人都有一些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別是自主需要(自己決定做什麼)、勝任需要(在某個位置上感到很被需要)和關係需要(感到自己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當這些需要不能被滿足時,人們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研究發現,當基本需要沒能被滿足而導致生活滿意度較低、積極情緒較少時,錯失恐懼就更加容易產生。當人們歸屬感或受歡迎的需要沒有被滿足時,也會更多產生錯失恐懼。

是我太沉迷手機而越發耐不住寂寞

研究發現,相比非社交媒體使用者,社交媒體使用者擁有更高水平的錯失恐懼概率。同時,越常使用社交媒體,錯失恐懼就越容易產生。此外,人們的社交媒體使用受限也與錯失恐懼密切相關。

例如,當你不能保證隨時刷新票圈,或是離開通訊工具(失聯)達到一定時間時,就會變得十分焦慮。

是永遠18的青春給了我太多煩惱

研究者認為年齡與錯失恐懼存在聯繫。針對成人樣本的研究發現,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男性往往擁有更高水平的錯失恐懼。另外,針對5-12年級的青少年的研究發現,青少年年級越高,錯失恐懼水平越低。

02沒有手機我的世界一片黑暗——錯失恐懼對我們的影響?

我越來越控制不了我自己

研究發現,錯失恐懼對社交媒體使用等個體行為具有重要影響。

社交媒體使用是一種可用於獲取基本心理需要滿足的重要方式。它可以用於構建和維繫社會關係,因此可以滿足人們的關係需要;在使用社交媒體的過程中,一些經歷還可以讓人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種特定活動或任務,從而滿足他們的勝任需要。由於錯失恐懼水平高的個體更加需要利用外在途經來滿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因此就更可能產生社交媒體成癮。

擔憂使人頭禿疼

線上易感性

線上易感性是指人們身心健康及個人聲譽容易受線上活動影響的程度。錯失恐懼會使得我們的線上易感性大大提高,久而久之,我們就會變成容易受傷的男/女人。

壓力感

錯失恐懼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情緒問題,因此很容易影響人們的壓力感知。

研究者發現,當讓實驗參與者想像自己無法正常使用社交網路(引發錯失恐懼)時,參與者們會報告自己體驗到了更高的壓力感。還有研究者發現,當人們沒有隨身攜帶手機時,也會體會到更多壓力。更有針對青少年的研究表明,當他們感到在社交網站上不受歡迎時,就會感到更有壓力。

例如,當你發現你被塑料好友屏蔽,或是難得發條票圈卻遲遲沒人點贊評論時,就會感到十分頭禿疼。

心理健康

錯失恐懼是抑鬱等消極情緒的一大來源。針對各類群體的大量研究表明,錯失恐懼水平越高,人們感到的幸福感和自尊感也越低,而抑鬱水平卻會越高。

這樣的狀態持續久了會頭禿有什麼後果,自然也就不必多說了。

錯失恐懼正變得越來越普遍,身邊完全不受其影響的人已經是稀有品種了。但為了能多保住一些頭髮保持快樂心情,我們也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減少錯失恐懼對我們的消極影響。

例如,可以嘗試通過在app上種花種樹來刻意減少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可以和身邊的人一起互相監督少玩手機共同進步,還可以嘗試上課或者工作的時候不帶手機(然後寂寞地痛哭)等等。用雞湯國的話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

風水能助長你的桃花運,為你迎來美嬌娘,但研究指出67%的受訪者認為,性生活契合與否在感情生活上是非常重要的,有35%女性曾因男生早洩或陽痿而分手,再好的風水助運也拉昇不了床上軟男或快槍手 - 5MG.TW超級犀利士讓你當一個硬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xx90274 的頭像
    txx90274

    男女生活經典語錄

    txx902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